第27章 和光而不污(27)

作品:《继室

一秒记住【3q中文网 Www。3qdu。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    刕鹤春自觉对折绾的变化适应得很快。从听闻她是个老实良善人, 到是个软棉花闷葫芦但是有点倔,再到扶不起的阿斗,以及还会疯摔东西的狗脾气——

    他都适应了。

    人是多变的。他自己是如此, 也不强求别人一个样。他对她这番变化的解释是:骤然富贵。

    就好比那些农门贵子,最初也许是谨小慎微的,但一旦到了京都, 有了权势, 日子久了, 就能暴露出本性。或者骄奢淫靡, 或者贪财好色,或好大喜功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向来走不远。刕鹤春瞧见过好几个这样科举取仕的举子最后都狼狈而死。他心有余悸, 时常拿来警醒自己。

    所以在这般的对比之下, 他觉得折绾的本性就还好。她能在富贵的诱惑之下还能保持住本心——他认为她有在踏踏实实的做事, 一步一步在朝前面走。

    而且有时候换个角度想想, 她也很有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她觉得自己掌不了中馈,但却愿意接手花草房先学着管事。她觉得自己照顾不了川哥儿, 但却颇有一番育儿经——好几次都劝他耐心,还要找开蒙先生。

    听闻她还让于妈妈带着川哥儿去找升哥儿玩了——这也是他所想的, 孩子还是有玩伴比较好。

    她走得慢, 却稳得很, 并没有因为骤然富贵就染上了坏毛病。

    这也是刕鹤春愿意百般宽恕她的缘由。他觉得折绾还是有长处的。

    但他没想过她胆子能这么大!

    她竟然还敢撺掇勋国公夫人去闽南买地?

    勋国公说的时候他目瞪口呆,说完之后, 只觉得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他当着勋国公的面说,“……这, 勋国公夫人被忽悠了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他哪日送些好礼过去, 别让人家平白被诓骗了。

    勋国公就觉得刕鹤春这个人很是无趣。他明明是在夸赞刕少夫人,被刕鹤春这么一说, 好像他在告状讥讽似的。

    他冷哼一声,喝了一杯酒,似笑非笑的道:“那以后涨了,我是不是还要赔给你啊?”

    刕鹤春受了一顿怼,在心里面把勋国公从头骂到脚。回到英国公府的时候还跟英国公道:“勋国公这个人,怎么得了陛下喜爱的?”

    英国公在兵马司任职,跟勋国公打交道少,但同朝为官,还是知晓些底细的,“当年都察院被砍了一地的脑袋,勋国公临危受命,一年未歇,这才将事情捋顺。这个人,能力还是有的,再者说,陛下想学前朝肃宗皇帝有个肯纳谏的好名声,勋国公的性子便也算不得坏了。”

    然后顿了顿又问,“听闻你媳妇跟勋国公夫人走得近?”

    刕鹤春点点头,也不愿意把房里的事情说给父亲听,便道:“两人性子都安静,便一见如故了。”

    英国公:“那就是个能帮得上你的,我便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父子两个说话说了好一会,赵氏眼巴巴等了许久,等到丈夫回来了着急问,“鹤春呢?”

    英国公:“自然是回苍云阁了。”

    他摆摆手,“我还有事情,你若是有事就去叫人唤他。”

    赵氏还不是为着川哥儿的事情!她如今是悔死了!

    等英国公走后她对着赵妈妈哭,“当初只说送过去几天,如今是抱不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赵妈妈:“那日本是要送回来的,怎么……川哥儿会不愿意呢?”

    赵氏恶狠狠的道:“估摸着是小折氏和川哥儿身边的于妈妈挑唆的!”

    但她却也清楚小折氏和于妈妈不是此事的缘由。她们还不值得自己去忌惮。

    她是恼怒儿子的所作所为。他要是答应,其他人算什么东西?

    所以她就是不明白了,为什么鹤春不肯把川哥儿给自己养呢?

    赵妈妈也摸不着头脑,“奴婢也是不懂了……您养了川哥儿三年,日日操心着,川哥儿从生出来到现在,连个大的头疼脑热也没有,可谓是尽心尽力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少爷他……”

    他实在是过分了。

    但这话她说不得。她只能咬住舌尖,将话又吞回去,笑着道:“会不会是不愿意让您操劳?”

    赵氏:“我都累三年了,他不闻不问,好嘛,现在他娶了媳妇,便也不要娘了,就想说我操劳了?”

    但她也只跟赵妈妈抱怨,抱怨完还要给儿子找补,“他一个男人懂什么,这里面门道大着呢。”

    赵妈妈自然附和,“是,大少爷还是很有孝心的。我听闻他还让大少夫人给您养花呢。”

    赵氏心里慰贴多了。但还是忍不住想念川哥儿,越想越伤心,辗转反侧哭了一晚上,眼睛肿得不能见人,第二天就免儿媳妇们的请安。

    但没有提前说,人都到了才让赵妈妈出来说自己身体不适。

    折绾站起来就走。回去路上先是受了宋玥娘一顿白眼,但她也不敢再说一些风凉话——折绾猜着,她是被宋夫人和玉姐姐教育过一顿了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也没错。宋玥娘被玉岫狠狠的说了一顿,“我实话跟你说了吧,阿绾现在正忙着你孙家姐姐的身体。人命关天的事情,你要是敢给我搅和了,你信不信我扒了你的皮?”

    宋玥娘也不知道为什么折绾就关乎着孙三娘的身子。她难道是大夫吗?!

    但确实被人命这两个字吓住了,不敢给折绾使绊子,只能暗送白眼。

    折绾低下头,便叫她白眼“白送”。宋玥娘威风的带着一群管事从她身边而过,想叫她羡慕,但折绾已经跟四姑娘说上话了。

    四姑娘如今正在说亲,每次哪家有宴席都要过去凑个数,被人相看,如今已经有了眉目。她特意跟折绾提起:“是诚意伯家的嫡次子。”

    折绾诧异她竟然将此事跟自己说,便问起她对亲事的看法,“你自己觉得如何呢”

    上辈子,她是嫁了过去的。诚意伯家不在京都,直到她去世,四姑娘也没有回来。但是几个月会写一封信报平安。

    折绾后来掌家,知晓她天高路远一个人在外,需要娘家做支撑,便隔几个月就趁着各种佳节给她送礼。

    好心也是换了好心来的。后来素膳病了,四姑娘还专门让人送了江南的土方子来。

    折绾一直记得她的这份心。

    她把自己记得的说出来:“我曾经听人说过诚意伯家。他家离京都太远了。”

    四姑娘后来送回的信里面经常会掺杂着思乡之情。

    远嫁的姑娘总是想家的。一出嫁,跟家里人就疏远了,却要挤进另一家的屋子里,装作是最亲近的血缘亲人。

    四姑娘那时候信里说,“不习惯。吃的不习惯,用的也不习惯。什么都不习惯,但也觉得有趣,这边跟京都的习俗很不同,新鲜的东西也多。”

    她婚后过得不算遭。

    夫婿虽然不是很上进,但伯爵之家,即便是分了家也是饿不死的。她自己生下了两个孩子,一男一女,儿女双全。

    跟婆母和妯娌虽然不是亲密无间,但却还算和睦。最大的忧愁是家里的姨娘作妖,夫婿偏袒。

    不过最后一次写信来说,她已经将那些姨娘都发卖了。

    不为别的,只为着公婆去世,跟大哥分了家,他们分得的宅子变小了,夫婿自己提出的卖姨娘。

    “咱们还有这么多孩子,怎么住得下去呢?还是卖了吧。”

    和她斗了一辈子的姨娘,竟然就这样没了。她自己都没有想到,写道:“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,只觉得人情惨薄。”

    折绾想起她信里面透出的婚后日子,道:“诚意伯的嫡幼子因不是要承爵的,所以并不是那般的长进。”

    这回是跟着母亲探亲来京都的,而不是求取功名。

    四姑娘惊讶她说得如此直白肯定,不经听得更加认真,“是么?这倒是也没什么,只要人品没问题就好,我们这般的人家,能平平淡淡到寿终正寝就已经很好了。”

    折绾:“我还听闻他这个人……很有些花心的毛病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,我让你大哥哥去打听打听他的房里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四姑娘一个没出阁的姑娘贸然听见这些脸都红了,瞬间又转白,“花心的名头都传到外面了吗?”

    折绾也不想吓着她:“那倒是没有。我……我知道你最近在说亲,便找人打听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。四姑娘真挚的笑了起来,“大嫂嫂,多谢你想着我。”

    她来找大嫂嫂果然是找对了。母亲跟她说诚意伯家,她很是犹豫。虽然是伯爵之家,也是嫡子,家中富贵。但到底是离京都太远了。

    她的本意也是想托付大嫂嫂替自己打听打听的,没想到大嫂嫂已经默默为她打算过了。

    她回去之后跟自己的姨娘商量,“瞧着大嫂嫂的意思,往后他房里的姨娘少不了。”

    她的姨娘宽慰:“男人都是这般的,但那些人不过是玩意罢了,不用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四姑娘就不太乐意她这么说。若是连姨娘自己也是这么想,那不是将自己也贬低了进去吗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刕鹤春硬生生三四天没有进苍云阁。即便是勋国公跟他说折绾在看邸报和县志买闽南的地他也没有去管。

    随她去吧,看她能折腾出个什么劲来。过了这么多天,虽然他已经不生气了,但也不愿意先去低头。她那个狗脾气就不能改改吗?

    别人骤然富贵坏的是秉性,她坏的是脾气!

    谁知道折绾竟然在晚间唤松亭来叫他。

    “大少夫人说有事情跟您商量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本是不想去的。但又顾及勋国公府那边。他断定了她是想要他说说闽南的事情,或是打听消息,或是想让他出银子。

    那边的地再是便宜,买少了都不合适。不然一来一回,光是掌柜的月俸钱就不少。

    他真以为她是来求救的。他走到半路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应该跟她计较其他的了。

    所以进了屋,他就建议道:“你本是对勋国公府有恩惠的,但如今让人家出银子,赔银子,这恩情就说不定了。”

    就是大富大贵之家,也有因为银子翻脸的。

    折绾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在说什么。

    她本来就不觉得他是天生聪慧了。结果他竟然还很自大。

    他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?

    若是什么也不懂的她听见这句话,必定是要怀疑自己的。但是折绾无比清楚后面那边的地会涨起来,便不由得对他也低看了几分。

    她说,“你怎么会这么肯定呢?你看过闽南的县志,知晓那边适合种什么吗?你跟闽南人交谈过,知晓那边定然涨不起来吗?你知晓朝廷最近十几年对闽南的国政吗?你知晓那边的土地有多少,价钱几何吗?”

    刕鹤春好笑,“我为什么要知晓这些?我只知道那是个寸土不生之地。你贸然去买地,是肯定会亏的。”

    折绾也笑起来,“刕鹤春,你都不知道我有没有查证,为什么就敢断然是贸然呢?”

    见他还要再说,她摆摆手,“亏了也是我的事情,我又不要你的银子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:“……”

    嗬,还蛮有志气。

    他坐下来,“那你叫我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他率先说,“川哥儿的开蒙先生我已经在寻了。”

    是个老先生,名声颇佳,这回也是用了英国公府的名号才能把帖子递进去。

    但升哥儿也要启蒙了,单单让老先生教一个肯定不合适,还得让他答应教两个才行。

    这又是一个麻烦事,刕鹤春道:“他答应之前咱们还得带着川哥儿和升哥儿去一趟他府里,他要试试孩子的资质才能点头。”

    折绾哦了一声,继而道:“我是想让你帮四妹妹去打听打听诚意伯家的嫡幼子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愣了愣,实在是没有想到是这件事情。他大概知晓四妹妹最近在找婆家,道:“是相看好了诚意伯家吗?”

    诚意伯算不得权贵,但也算偏安一隅。四妹妹作为英国公府庶出的女儿配他也是配得的。

    他点头,“我过几天就去打听打听。”

    折绾:“你别过几天!四妹妹也是你的亲妹妹,你要上些心才是!”

    她气恼,“一个女子,要是嫁错了了,便是最难的。你不要拖,明日就去吧。你拖几天,她就要心下不安的等几天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:“哪里就这么急!”

    折绾也不跟他争:“这事情简单得很。”

    她道:“诚意伯的姐夫就是开元巷的明家。你跟明家的少爷认得吧?”

    姐夫跟小舅子之间,多多少少存着些看不惯。这回诚意伯夫人来京都,一是为了看生完孩子的女儿,二就是为儿子说个京都贵女。

    她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刕鹤春哪里还能推却,不然她还以为他连亲妹妹都不顾。

    但他确实忙。

    折绾见他那副模样,就道:“你要是不行,我就去请五弟。”

    刕家五少爷如今正在国子监读书,认识的人也多,定然会认识明家的人。

    刕鹤春就吃这套。他拧眉道:“行了,不过是吃顿酒的事情,还是我去吧。”

   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!折绾站起身来,刚要去拿账本,就见外面忽然飘下了白雪。

    下雪了啊。

    不远处,于妈妈抱着川哥儿从赵氏那边回来,刕鹤春见着雪不断滚落,暮暮苍苍,也没了去看文书的兴致,道:“川哥儿回来了,不若一块吃个锅子吧?”

    上回他在折绾这里也吃过锅子还不错。

    大雪配锅子正好,折绾也有些馋了。她让墨月去叫李厨子配大料,“用酸汤的锅子酱配鱼熬,鱼的刺都剔出去,别放辣子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点头,“对,川哥儿吃不得辣。”

    正走到门口的川哥儿就听见了此话。他激动得脸红起来,“父亲!儿子能吃一点点辣的。”

    刕鹤春笑着道:“吃鱼汤还是要鲜美才行,不用配辣子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道:“怎么不跟你跟你母亲打招呼?”

    川哥儿看向折绾,缩了缩脖子,“母亲。”

    折绾嗯了一声,问:“今日可玩得还好?”

    川哥儿一本正经的答:“好的。”

    折绾就没继续问了。她又拿出自己的账本翻看。因有玉小姑娘担保,又有玉家赏花宴的鲜花饼很是好吃,她倒是接了好几笔小生意。

    三丫已经跑出了经验,这回也不用她花费那么多花和面以及馅料,省下了不少银子。

    她来送钱的时候就道:“少夫人,咱们其实不用给厨子那么多银子。”

    她是哪里都想省点钱出来。

    “您都想好口味了,他不过是做出来,哪里就能拿大头。”

    折绾笑起来,“厨子的银子一点也不能动。口味多一分减一分都是影响味道的。”

    掌柜的还没有请,三丫做着掌柜的事情,折绾就问她,“咱们这铺子也不是一定要马上就盈利,你如此能干,要不要试试做掌柜?”

    花三丫其实早就有这个意思了!但是她怕少夫人觉得她不行。

    没想到少夫人也觉得她行。

    她整个人像是掉进了米缸里,颠颠的道:“少夫人,你放心,我肯定能把铺子盘好了。”

    折绾看着她笑起来:“我是相信的。”

    果然,她就做得很好。这银子进账多了许多。除去月例,买进的馅料,这一个月大概赚了五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虽然不多,但她却很高兴。

    她一点点的盘账,准备拿出一些银子来将铺子改改,改得雅致一些,以后还是要卖花的。

    一盆名贵的兰花就能卖出几百两。

    她正好会养。

    再有就是闽南买地的事情,得快些叫人去当地看看。

    她心里的算盘响亮得很,脸上情不自禁就露出了笑意。刕鹤春本来在听川哥儿背三字经,一转头就看见她对着账本笑得欢快。

    真是掉进钱眼里去了,怎么就喜欢商贾之道呢?幸而做的生意不大,不然传出去叫人笑话。

    屋外大雪纷飞,他牵着川哥儿过去,将人往她怀里一塞,“我已经听他背过一半书了,剩下的你来吧。”

    折绾问,“养不教后面一句是什么?”

    这个川哥儿知晓。虽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,但他正好今日背了。

    他大声道:“养不教,父之过。”

    然后期待的看向刕鹤春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嘉奖。

    刕鹤春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摆摆手,“别背了,我看见丫鬟已经端着锅子来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折绾带着图纸去找孙三娘,她画的是铺子里面的布置和摆设。

    “你看看雅致不雅致?”

    最近一直在下雪,孙三娘的精神差了许多。折绾也不好过来打搅,三四日才来一回。

    孙三娘掐着日子算,也大概知晓她要来了,这几日一大早就叫人准备好了手炉,“你先热热身子。”

    折绾:“在你这里还能冷到么?”

    她等身上热乎了才过去,笑着问,“我瞧着你的脸胖了些,可是吃了什么对胃口的东西?”

    孙三娘:“是你上回叫人做的酸菜鱼。”

    折绾:“你喜欢吃鱼啊?我还会一些其他的,今日就写下来给你家厨子吧。”

    玉岫来晚了,进门就接嘴,“你可真是个俗人,整日吃吃吃。”

    孙三娘笑着拿起图纸看,看得频频点头,“你虽然是个俗人,但‘卖雅’却有一手。我帮你改改小摆设就好。”

    能得她一个雅字,折绾松了一口气。她在这方面实在是不太会。

    玉岫也在门口等了会才进来,而后扯了扯孙三娘的脸,“好像胖了些。”

    折绾:“我也一眼就发现了。”

    玉岫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“开始有关扑了,咱们哪天去街上试试?”

    关扑是如今最时兴的博戏,买卖东西可以用赌掷财物来获得。

    因为沾了一个赌字,官府并不允许,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有关扑。

    玉岫每年都要去赌一赌。但孙三娘却嫌弃路上人多。

    她道:“去个人少的地界吧。”

    她愿意出门已经是很好了。玉岫高兴至极,“好啊,那咱们就去赌马吧。”

    折绾无可无不可,只是对这般的事情很陌生。她从未去玩过关扑,也没有去赌过马。这些玩乐的东西她不敢碰,一碰就内疚,觉得自己空度了光阴。

    玉岫:“阿绾,你看宅子看地很厉害,不如去看看马吧?没准能赢大钱”

    折绾:“好啊,哪日去?”

    玉岫:“过几日,我先打点好马场那边。”

    有三娘在,她总是要小心一些的。

    然后又对折绾道:“我已经找到去闽南的人了。是我家的管事,他就是闽南的,先去那边打探打探。”

    这就太好了。

    折绾:“一定要看看当地的人多不多,还要看看那里的土适合不适合种茶叶。玉姐姐,叫他带些土回来吧,各地的土我都要。”

    玉岫咋舌,“要这么费功夫吗?”

    折绾:“功不唐捐。”

    她回去的时候还绕路去了一趟铺子,拿出孙三娘帮着改了的图纸给三丫看,“快过年了,鲜花饼卖得好,你忙得很,改铺子的就让素膳来吧。”

    素膳摩拳擦掌,“我也想试试来着。”

    折绾拉着她的手,“我再给你在附近买座宅子吧?也免得来回跑。”

    素膳跟着三丫在外面跑了几个生意,笑得都开朗大声了许多——她是学着三丫笑的,

    “这样笑,别人就以为我是个大方的人。直爽嘛。”

    折绾听得好笑不已。

    素膳不好意思极了,“我也是为了铺子好。”

    然后道:“要是住外面,国公府的人会不会说我?”

    折绾:“你是我的人,都放良籍了,她们管不着!”

    素膳就答应了,“我也觉得来回跑不方便。”

    折绾就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屋子里,三丫探头探脑的,折绾发现了,笑着问,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三丫还蛮不好意思的,“少夫人,您能给我取个名字吗?”

    她道:“就比着素膳的素字来吧?我很喜欢素这个字。”

    折绾怔了怔,“你不自己取吗?”

    三丫:“我也想,但总是取不出好的字。”

    她如今出去跟人谈事情,自然是要介绍自己名字的。别人的名字好听,她却叫三丫。

    她也是堂堂掌柜了。是英国公大少夫人跟前排得上号的人了。怎么好叫三丫呢?

    她抱怨,“就是那个厨子也有个好听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素膳狐疑:“他不是叫富贵吗?”

    这也好听?

    三丫:“一听就很多银子啊。”

    外面又下起了雪。

    她犹豫着,“素雪?”

    好像还可以?

    折绾:“叫素兰吧?”

    素兰!

    三丫欢喜点头,“我知道,少夫人就在种兰花呢,兰花最贵了。”

    她一股风一般踏着雪回家,茗妈妈刚好来给她送花苗,就听她大声道:“阿娘,我改名了,少夫人给我取的,叫素兰!”

    茗妈妈气得要死,“死丫头从小就吵嚷着改名字!我告诉你花三丫,你别仗着少夫人宠你就作妖。”

    “叫我素兰!”

    茗妈妈气急败坏,“知道了,素兰!”
M.3Qdu。com首发最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