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原因

作品:《团宠小锦鲤超旺家

一秒记住【3q中文网 Www。3qdu。com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    楚存银还是不相信。
    楚耀祖劝道:“你就听汤圆的,试试。”
    一听到汤圆,楚存银立刻答应,给小勺子那个臭小子一个机会。
    于是,这天汤圆和他们一起回到了村里。
    这些日子,天依旧没有下雨,空气里都是燥热。
    汤圆看看天,感觉老大夫的预言,要应验了。
    到了二叔和三叔的家里,汤圆来不及跟小绳子和小勺子叙话,先跑去问郑氏和毛氏:
    “二婶,三婶,家里囤粮食了吗?”
    “囤了呀。”
    “囤了多少?”
    “嗯,够吃两个月的吧。”郑氏满不在乎说道。
    “不够。”汤圆的脸色变得严肃,“二婶,最好囤上大半年的。要挖一个地窖,把粮食都放在地窖里面,水也要囤一些。”
    话说,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,野果阅读,www.yeguoyuedu. 安装最新版。】
    郑氏笑道:“有那么严重吗?”
    毛氏也道:“汤圆,不用着急。虽然快两个月没下雨了,但是你看村里别人家,不都跟我们一样?所以,我们也不怕。”
    毛氏的逻辑是,跟着大家走,随大流就对了。
    汤圆却发现了重点:“村里大家都只囤了少量的粮食吗?”
    “当然,我还能骗你?”毛氏一仰头,“汤圆,我们知道你的意思,粮食多囤一点,当然是好的,只是也要手里头有钱啊。”
    “是啊,村里出了我们家,别人家,囤那么多粮食,还是有困难的。”郑氏说出了原因。
    “有困难?所以,也不是办不到对不对?”
    郑氏点点头。
    汤圆便往外走。“我去村里走走看看。”
    郑氏没打算兰,只给小绳子使了个眼色。“快跟上去,好好看着你妹妹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小绳子和小勺子都跟了上去,像两个小尾巴,缀在汤圆的身后。
    “汤圆,为啥要囤粮食?”小勺子不明白,以前都没有囤过呀。
    小绳子替汤圆回答了:“因为两个月没下雨了,恐怕要有旱灾。”
    “有旱灾会怎样?”
    小勺子年龄太小,尚不知旱灾毁天灭地的可怕之处。
    小绳子白了小勺子一眼。“你没有听老人家说过吗?干旱了,地里庄稼就不长了,倒是后就没有粮食吃了。所以趁着现在还没有旱灾,就多囤一点粮食。”
    汤圆补充道:“还不止这些。不光是没吃没喝的,还会有瘟疫流行,然后就是流民,暴动……”
    她说不下去了,还会有人吃人,易子而食,饿殍遍野……
    小勺子点点头,懂了。但他是从汤圆严肃的表情和紧皱的眉头中,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的,作为一个未长大的小孩,他依然想象不出那样的场景。
    三个孩子到了秋槐爷爷家,秋槐爷爷正在院子里悠闲地喂鸡。
    “孩子们,怎么有空来看爷爷呀?”秋槐爷爷让孩子们进院子玩。
    “爷爷,上次你不是说,今年恐怕有旱灾吗?”汤圆问。
    秋槐爷爷是村里年长有威望的人,他的话,村里人信。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汤圆上次才会引导秋槐爷爷当着大家的面,说那些话,就是希望大家听了秋槐爷爷的话后,赶紧去囤粮食。
    “哦哦。”秋槐爷爷揉揉太阳穴,想起来了,“是啊,看这天气,很有可能啊。现在村里的菜地,得每天浇两到三次水才行了。不知好兆头。”
    秋槐爷爷望着天,摇着头。
    “那爷爷您家囤粮食了吗?”
    “小点声。”秋槐爷爷压低了声音,好似怕人听见似的。“当然囤了。”
    汤圆不知道秋槐爷爷为何要自己小点声,但她还是听话地压低了声音。“囤了多少?”
    “额一两个月吧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汤圆快要急死了,不由得抬高了嗓门。
    “爷爷,您都说要有旱灾了,怎么才囤这么点粮食啊?”
    秋槐爷爷嗔怪地捂住汤圆的嘴:“小点声。”
    随后,他仰头,对着天上双手合十,道:“小孩子说话没有遮拦,老天爷不要怪罪。”
    汤圆有点懵。
    “汤圆,爷爷正后悔呢,上次就不该乱说。这不,老天爷惩罚我们了。若是家家都囤起粮食来,就跟盼着旱灾来一样,不吉利。”
    汤圆无语,就连小绳子和小勺子也觉得不对。
    “爷爷,早早做准备,到时候了,才不至于没有粮食吃啊。”小绳子说道。这是他娘交给他的。
    小勺子也觉得对。“银子是越多越好,粮食当然也是。”
    秋槐爷爷还是摇头。“不好,不吉利。这事还是不要再说的好,最好连旱……连那两个字也不要提。”
    离开了迷信的秋槐爷爷的家,三个孩子路过三花婶家的菜地。
    三花婶正忙着给蔬菜浇水。
    地里太干了,水浇上去,很快就渗得一点都看不见了。
    “哎呀,今年的天,怎么这么干呀?”
    三花婶发愁地抬头看天,又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。
    汤圆赶紧走过去。
    三花婶一看是汤圆来了,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。
    “哟,是汤圆来了呀。去婶家里吃晚饭呀?”
    汤圆开门见山:“三花婶,你看这天,都干旱成这个样子了,今年恐怕要有旱灾。婶家里囤粮食了吗?”
    “囤了一个月的。再多,婶也没那个闲钱了。这不,打算等地里这些菜成熟,卖了,再多囤一些呢。”
    汤圆道:“婶子要是手头没钱,可以去染坊借。”
    染坊是王勤芳出资的,凡是在染坊干过活的村民,都可以提前支领工钱。
    “那怎么行?借了也是要还的。只要日子能过得去,就再坚持坚持。”
    手里有多少钱,就花用多少,提前消费,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。
    不止三花婶,村里大部分人,都是这么想的。
    这就是村里人的金钱观。
    周水杉挑着水路过,显然,他被汤圆和三花婶的谈话吸引了。
    “汤圆,你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,今年恐怕收成要不好了,只是,现在粮食多贵呀?大家总想着,再熬上哪怕一个月,等今年的早稻成熟了,上市了,大米价格降下来了,正好大家也攒了钱,到时候多攒一点粮食。”
    周水杉说出了村民不敢多屯粮食的最大原因:现在是一年中,大米价格最高的时候。
M.3Qdu。com首发最新。